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周三(8月23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2023年7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升至%,为连续第六个月上升。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人民币有纪录以来第二次在全球支付占比中超过3%。
人民币占比上一次突破3%还要追溯到2022年1月。当时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例达到了%,打破了此前在2015年创下的纪录。
有经济学家表示,从外贸企业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将有助于出口企业规避外汇汇兑风险和损失。
人民币今年在全球支付占比中的持续攀升背后,本身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年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接连传来了新消息。
从我国完成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到人民币超越欧元成为巴西外汇储备中第二大货币,再到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币偿付外债,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支付货币等功能正不断增强。
SWIFT报告的其他看点
除了人民币愈发受到欢迎外,此份SWIFT报告还不乏其他一些颇受瞩目的变化。
根据SWIFT本周三发布的最新报告,美元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使用量在上月大幅增加,7月以%的创纪录支付占比再度蝉联第一。而十年前,这一比例还仅略高于三分之一。
虽然SWIFT的数据并不涵盖整个货币市场,但其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作用依然强劲——即使全球不少国家已经在朝着更为多元化的储备方向发展。例如,由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金砖国家集团创立的多边贷款机构的目标,是将以本币融资的比例从不到20%提高到30%。
美元在SWIFT报告中的支付份额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欧元为代价的——7月份欧元支付占比已下降到了%,为欧元问世以来的最低。
7月支付占比位于欧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是英镑和日元,两者的比重最新分别为%和%。
(文章来源:财联社)
标签: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