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我国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汇集了城市的历史风貌,浓缩着中华文化的清风古韵。其中,位于中轴线附近的嵩祝寺与智珠寺作为曾经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见证了北京城的发展和变迁,共同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智珠寺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近日,热心市民反映,打算到寺内参观时,却发现寺内有餐厅在经营,市民提出疑问,国家级文保单位内允许经营餐饮吗?
市民:古寺内经营餐厅
嵩祝寺与智珠寺位于故宫东北方向约一公里处,先后建于清康熙和乾隆时期,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宗教场所,曾和“雍和宫”齐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嵩祝寺及智珠寺位置/图源:苹果地图
据资料记载,这处古建筑群原来由并排的三座寺庙组成,自东向西分别为法渊寺、嵩祝寺和智珠寺,法渊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没有留下建筑遗迹,嵩祝寺与智珠寺后来得到修缮。
图源:《旧都文物略》(1935年出版)
1984年,“嵩祝寺及智珠寺”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智珠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民徐女士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她在距离“北大红楼”约700米处,发现了这处名为“嵩祝寺及智珠寺”的景点,本打算前往寺内瞻仰古迹,但到了之后却得知寺内在经营餐厅。
徐女士:门口写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我也是最近完了偶然的去到那地方,里面就是个餐馆。我同去的朋友他去过三次,里面修得非常高档。
入口处有一餐馆/小问摄
市民:担忧有安全隐患
对于寺内经营餐厅一事,徐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徐女士: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如果万一哪天要出问题了,(经营餐厅)比如说要真是失火了或者什么的,这不是全毁了吗?
场地内确实经营有餐厅
为了解情况,“问北京”记者两次来到位于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的“嵩祝寺及智珠寺”探访,寺门外,伫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
寺门外的保护单位标识/小问摄
顺着这两块标识向西走就是寺院入口,进入院内,正西方向一座南北走向的建筑内就是市民所说的经营餐厅的地方,隔着落地的透明玻璃可以看到,有人在用餐。
场地内的餐馆/小问摄
正北方向是一座红墙灰瓦的建筑,是餐厅的前台,和西侧餐厅内部联通。前台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想要参观可以再往里走。
前台:我们这边你可以绕过去,去后面看那个大寺庙,后面有一个茶室,我们这边是个餐厅,我们也是属于这个院子。
寺内已无宗教活动痕迹
随后,“问北京”记者顺着餐厅前台向北走,可以看到一座灰砖灰瓦式的建筑,没有对外开放。
餐馆北侧一处没有开放的建筑/小问摄
“问北京”记者在寺内逐一走访,发现已经没有任何宗教活动的痕迹,除了餐厅,院内还开有茶室、展览和工作室。多方咨询后,一处工作室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里的运营单位是一家名为“东景缘”的公司。
工作室工作人员:我们这是一个办公室,你可以问问旁边的那个物业,隔壁是这个园区的物业。
智珠寺全图/小问摄
运营单位:户外院子开放参观
于是,“问北京”记者来到北京东景缘文化有限公司在寺内的办公点,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负责院内的运营。
物业:我们只有户外院子是开放的。我们是公司在运营。这不是一个寺了,已经没有寺庙的任何宗教用途,(门口的标识)那是国保的单位,它原地址是智珠寺。
运营单位:目前只有一家餐馆
随后,“问北京”记者以租赁房屋的名义拨通了该公司在天眼查中留下的电话号码,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园内只经营有一家餐馆。
公司:餐馆的话,就是他在我们院子里我们是属于房东。
记者:只有那一块,用做餐馆是吗?
公司:对是的。目前是没有了,可能我们周边到时候规划的话,可能会有别的店铺。
属地:寺庙建筑本体内不做经营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问北京”记者也将问题反映到了市民热线12345,希望联系到产权单位。随后,属地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景东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回电称:
社区:嵩祝寺确实是一个国家文物的保护单位,但它实际的产权在宗教协会这边,看到的餐馆实际上是他们另外盖的一个房子和嵩祝寺是两回事,嵩祝寺这个地方是不经营的。另外现在开餐馆的这家单位是和宗教协会这边相当于是之间有一个协议,就是嵩祝寺当时已经破败了,是这个单位出资去重新翻盖的,包括他们现在在这旁边不是有经营,后续所有的维护,每年的维修维护都是由他们这边来统一管理的。
宗教三处:不是市属宗教活动场所
有关经营餐馆的具体情况,这名工作人员建议咨询产权单位。随后“问北京”记者拨打了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宗教三处的电话,工作人员表示:
宗教三处:他不是我们的市属的宗教活动场所、佛教的活动场所,他不是在我们这登记备案的寺庙。它产权单位应该是(北京)市佛协。
市佛协秘书处:历史原因已不作为宗教场所
“问北京”记者多次拨打了中国佛教协会官网中北京市佛教协会的电话,但电话无法接通。记者又联系到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直属机构北京市佛教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这个地方已经不作为宗教场所了。
秘书处:产权应该算是我们的,但是因为时间比较长,他有一部分一直都没有归我们管,而且他现在好多都是租出去的。它其实好多都是这样的,虽然好多地方还挂着叫寺庙,但是实际上历史原因的各种原因吧,它也不是寺庙了。有的地方就靠着这个名字,装修完了之后也有做餐馆的,也有做经营的,这个反正都是正常的。
市文物局:不同文保单位保护方式不同
那么,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场地里经营餐馆到底是否合规呢?“问北京”记者咨询了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不同文保单位的具体情况,保护、使用方式不同:
文物局:它的保护单位名称,保护单位身份和它的实际目前的使用情况,不同的文保单位都有不同的情况。目前鼓励文物的活化利用,有作为公共场所,比如说博物馆文化馆使用的,也有像作为休闲娱乐场所,但是这种一般都没有说人流量过于密集的这种。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方面),我们本体内肯定是不允许有明火的。但是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就如果是有新建建筑或者是有其他的配套设施的话,实际上文保单位内存在餐饮经营的这种情况也是并不少见的,还是有一部分。
专家:要厘清保护内容
那么,活化利用和保护会发生冲突吗?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焦力分析说,对于文保单位的保护,首先要厘清保护的内容:
焦力:分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它是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他要真是文物建筑,他就完全不能动。中国的古建筑的定义不是那么清晰,它主要因为是木质的建筑,所以它不断的是有翻新的,推到了重来理论上肯定是不对的,可以就是我说的叫历史建筑。历史建筑从活化的角度来讲,只要格局不变,当然可以活化利用。这个单位里头哪栋建筑是是属于文物,应该有界定,哪个群是作为格局的不能动,但现在有一点乱(界定不清晰)。
专家:要把握文物活化利用尺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赵连赏指出,把握“文物活化利用”的尺度很重要:
赵连赏:(活化利用)有两面性,经营上面可以宣传文化,客观上起到一个让人们参观浏览古迹寺庙的作用。但是如果要做不好,就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破坏,所以这方面呢它是要有一个度的问题。比方把一些艺人你把它给引进去,给他提出条件不许破坏,不许点火,可以在这展示你的东西(等等),这需要探索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