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梦婷
(资料图片)
编辑|韩忠强
(图源/视觉中国)
2月1日,中国太平发布了业绩预减公告,2022年其股东应占溢利预计同比减少约64%。
中国太平称,此次股东应占溢利预减主要是受到2022年境内外资本市场持续波动的影响,使该集团已实现投资收益较2021年同比下降。
“中国太平净利下滑,主要是受权益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影响,也就是在运用保险资产投资资本市场时,因为资本市场的波动遭受巨大的亏损。”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表示。
公告发布后的2月2日,中国太平股价大跌8.7%,3日收盘又跌1.40%,收报9.83港元/股。
投资收益拖后腿
市界注意到,中国太平的净利润,2022年上半年就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该集团股东应占溢利即净利润,同比下滑达到47%。
在中报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平财务会计部总经理石盛林解释,“寿险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需要放在权益投资上,这肯定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从公司的收入来看,已实现投资收益是中国太平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已实现投资收益净额为5.2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34.16亿港元,大降近130亿港元。显然,已实现投资收益净额的大幅度下滑,是导致中国太平2022年上半年收入减少的重要原因,其收入总额为1744.4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79.93亿港元。
中国太平已实现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对债券、股市,及基金的投资,2022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在股市上的投资遭遇巨额亏损,在此期间,中国太平在股市交易过程中,亏损额达到24.04亿港元,此外,到期债券、基金投资皆出现亏损,这是导致中国太平已投资收益大幅度下滑的重要原因。
业绩发展不稳定
中国太平是一家老牌金融企业,也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副部级中管金融企业。
然而,回顾中国太平近几年的发展,颇有些不太平坦。2019年至2021年,中国太平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90.08亿港元、65.49亿港元、75.14亿港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30.9%、-27.3%、14.7%。
与净利润波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来,中国太平的保单及保费一直都在稳步增长,2019年至2021年,中国太平的总保费及保单费收入分别为2230.19亿港元、2335.35亿港元、2625.49亿港元。
2020年10月30日,王思东开始担任中国太平董事长,在经营战略上,王思东更加注重经营管理工作,在其担任中国太平董事长的两年时间内,王思东一直强调重点经营工作的运营,提出“稳增长、提价值、防风险、重创新、强基础”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中国太平高质量发展战略,将战略重点放在了港澳及大湾区,立足打造中国保险业最具价值成长的国际化现代金融保险集团。
然而,在对旗下公司的业务管理上,中国太平频频出现问题。仅2022年,中国太平旗下公司多次被监管处罚。
2022年9月,中国太平旗下太平养老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太平养老”)因存在将实际不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经办业务基金计入保费收入的违法行为,被银保监会罚款25万元,太平养老江苏分公司被罚35万元。
同月30日,中国太平旗下全资子公司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的保险条款费率、车险业务财务数据不真实、已发生费用未及时入账核算等违法违规问题,被合计罚款150万元。时任太平财险车险部总经理韩鸣、时任太平财险销售管理部总经理吕晓菁均被警告,分别被罚款10万元。
此外,因虚列费用等多项违规、隐瞒合同相关情况等,中国太平子公司太平人寿旗下分公司多次被罚。
对于中国太平而言,除了面临投资收益导致业绩下滑的危机,对旗下公司的监管也需提上“日程”。
要文